要瞭解中藥,先要熟悉各種中藥的名稱。中藥的名稱大都有一定來歷和意義,如果把它歸納一下,是很有趣味的。
1.因形狀而得名:如人參的根有些像人的形狀,因此叫做人參;牛膝的莖節膨大,好像牛的膝關節,因此得名;狗脊的根莖上有金黃色的茸毛,好像狗的背疹脊,因此叫做狗脊。還有如鉤藤、龍眼、百合等等,都是因形狀而得名。
2.因顏色而得名:很多中藥具有各種天然顏色,因此藥物的顏色,也就成為藥名的來源,如紅的就有紅花、丹參、赤芍等;黃色的有大黃、黃連、黃芩、黃柏等;青色的有青蒿、青皮等;白色的有白芷、白朮、白芨、白薇等;黑色的有玄參、黑醜(即黑牽牛子)等,都是因顏色而得名的。
3.因氣味而得名的:有許多中藥由於特有的氣味而得名,如香氣很濃的有木香、沈香、藿香、茴香、丁香、麝香等;略帶臭氣的有臭梧桐等。
4.因滋味而得名的:如甜味的有甘草,苦味的有苦楝子,酸味的有酸棗仁,辣味的有細辛、辣茄等;還有如五味子,就是因為含有酸、甜、苦、辣、鹹五種味道而得名。
5.因產地而得名的:如川芎出產於四川,廣陳皮出產於廣東等。
6.因生長季節而得名的:如半夏在農曆五月間成熟,恰巧是夏季過了一半,所以叫做半夏;夏枯草互到處長至後枯萎,所以叫夏枯草;忍冬的葉子,雖在寒冷的冬天也不凋零,所以叫忍冬。
7.因藥用部位而得名的:如金銀花、菊花是用花而得名的;葛根、麻黃根中用根而得名的;萊菔子、葶藶子、菟子,是用種子而得名,等等。
8.因功效而得名的:如益母草能治療婦女疾病;石決明、決明子能夠明目等。
其他還不因國外輸入而得名的。因傳說人名而得名的,因形狀大小而得名的,因收藏時間長久而得名的。因藥物的性能而得名的等等,不再詳細舉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