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藥保健
|

|
本區公告
|
|
|
|
|
首頁 > 醫藥保健 > 針灸按摩 > 經絡穴道
治急腹痛要穴─梁 丘

資料來源:張景岳中醫藥研究中心
所屬地區:台灣

〔取穴法〕仰臥或正坐垂足,在髂前上棘與骸骨外上緣的連線上,膝髕外上緣上2寸處取穴。
〔操作方法〕毫針針刺或加電針療法。取梁丘穴,常規消毒後,用毫針進針直刺1.2寸深左右,留針25分鐘。或再繼用電麻儀維持針感2小時後出針。
〔適應症〕急腹痛。由潰瘍病、胃炎、胃腸炎、菌痢、腸痙攣等引起的急腹痛。
〔釋義〕梁丘穴在膝蓋外上方,股直肌與股外側肌之間,當腿膝伸直繃緊時,肌肉隆起如在山梁之上丘,故名梁丘。《會元針灸學》云:“梁丘者,是膝梁上起肉如丘,故名梁丘”。
梁丘穴系足陽明經之郤穴,乃本經氣血聚集之處,陽明經又為多氣多血之經,所以本穴具有舒肝和胃、理氣止痛之功效,臨床上主要用於治療胃腑病症。《金針梅花詩鈔》云其:“統治脘痛及嘔吐,對本腑病有著效”,《經穴主治症的研究》亦云:“澤田派說是胃經之部穴,治胃痙攣及其它腹痛時,取此穴用灸法,試用很見效”。《針灸集錦》中又指出:“梁丘系足陽明胃經之郤穴,與足三里同是治胃病的有效常用穴,但梁丘擅長治胃酸過多,足三里擅長治胃酸缺乏”,可謂經驗之談。
梁丘穴還常用於治療足、腰、膝之病,《甲乙經》云:“脛苕苕痹,膝不能屈伸,不可以行,梁丘主之”。因為脾胃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取刺梁丘穴既可充養營衛,調和氣血以扶正,又可疏通經絡,祛風散寒利濕以祛邪,所謂“胃陽得振,水穀氣充,而關節亦自將和利”。臨床上又常用於治療膝關節炎、坐骨神經痛、半身不遂等病症都有較好療效。此外,古人又常用於治療“大驚、乳癰”等症,說明本穴還有寧神定志、和胃消腫的作用。
梁丘穴是治療急腹痛的有效穴。臨床上不論是何種原因引起的腹痛,梁丘穴都有較好的止痛效果。這是因為梁丘為陽明經郤穴,郤有間隙之意,是臟腑經脈之氣深聚的孔隙,所以郤穴主要是用於治療本經循行部位及所屬臟腑的急性病症。臨床上陰經的郤穴多治血症,陽經的郤穴多治急性疼痛,故有“郤有間隙意,止痛能救急”之說。實踐證明,針刺梁丘穴止痛效果迅速,安全簡便,是治療急腹痛的有效方法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