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頁

醫藥信息

線上展覽

商務特區 市場行情 中醫智庫 醫藥保健 線上教學 入口網站 專家論壇
 
 
 您好  網站導覽 客戶服務 討論園地 企業福利網 文章搜尋
 

醫藥保健

本區公告






更多資料

 

選擇分類

 
 
 
 
 
 
 

快速搜尋

   
首頁 > 醫藥保健 > 藥膳食療 > 藥膳 > 養生藥膳

藥 膳 粥


資料來源:張景岳中醫藥研究中心   所屬地區:台灣


        粥是我國傳統食品。糜粥調補是一種養生長壽的方法。白粥本身就很有營養價值,古人往往製成藥粥,既可保健養生,又有治病之功,糜粥食補法介紹如下:
        1.山藥粥
        功用:補中益氣,健脾止瀉,益肺固精,止帶縮尿。
        製法:取山藥30克、大米180克,煮粥食用。


        2.人參粥
        功用:大補元氣。適用于陽氣衰弱、體質虛寒的老年人,有延年益壽之功。
        製法:取粟米50克煮粥,加入人參末、薑汁各5克,和勻,空腹食用,連服10~15天。


        3.大棗粥
        功用:補益脾胃,對老年人體質虛弱、失眠、營養不良、脾虛腹瀉,白細胞、血小板減少及過敏性紫癜等均有一定的療效。
        製法:大棗10枚,加米100克煮粥食用。


        4.蓮子粥
        功用:益精氣、強智力、聰耳目、健脾胃,且可降血壓。
        製法:蓮子肉30克煮爛,加糯米100克,煮粥食用。
        5.綠豆粥
        功用:利水消腫,清暑解毒。適用於中暑煩渴、食物中毒、瀉痢等。亦可作為高血壓病的輔助治療。
        製法:綠豆30~60克,煮爛後加大米30~60克,煮粥食用。


        6.藕粉粥
        功用:補五臟,和脾胃,益血補氣。對於老年人腹瀉、胃口欠佳、口乾渴等均有良效。
        製法:大米50克煮粥,藕粉30克用少量涼水調勻,沖入米粥內調服。


        7.豆漿粥
        功用:寬中下氣、利大腸、消腫毒。現代醫學研究認為,黃豆不但營養豐富,而且還有降低膽固醇、防治心血管疾病和抗癌作用。
        製法:黃豆浸泡、濕磨濾漿,或用黃豆粉加少量水調勻,沖入米粥內煮開食用。


        8.奶汁粥
        功用:補虛損、潤五臟、益老人。
        製法:常用的有牛奶、羊奶、馬奶等動物乳汁,但以牛奶最為普遍。大米100克煮粥,再加入動物乳汁,煮沸服食。


        9.芝麻粥
        功用:滋補肝腎,養血生津,潤腸通便,烏髮。用於老年人肝腎虧虛而引起的腰膝酸軟、頭昏耳鳴、鬚髮早白或慢性便秘等。
        製法:芝麻15克,微炒後研成泥狀,加大米煮粥食用。


        10.蘿蔔粥
        功用:清熱解毒,止咳化痰,順氣利尿,消食導滯。
        製法:取蘿蔔100~250克,加大米100克煮粥食用。


        11.胡蘿蔔粥
        功用:調養身體、健胃消食。含有胡蘿蔔素,可防治維生素A缺乏症,降血壓。
        製法:取胡蘿蔔數個,切片,加大米100克煮粥食用。


        12.芹菜粥
        功用:健胃祛濕,能除心下煩熱、頭昏目眩。有良好的降血壓、鎮靜和保護血管的作用。
        製法:芹菜100~150克,同粳米100克煮粥食用(一般先煮粥,再下芹菜)。


        13.羊肉粥
        功用:溫補強壯。用於老年人陽虛畏冷、腰膝酸軟、頭昏眼花。為老年人冬令進補良方。
        製法:瘦羊肉150~250克,切成小塊。加粳米 250克同煮食用(亦有羊肉與山藥同煮食用或用當歸、生薑及羊肉煮湯服食,均可加調味品)。


         



上一則 | 下一則
 
 
請尊重智慧財產權‧亞太中醫藥網版權所有‧歡迎接洽轉載交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