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頁

醫藥信息

線上展覽

商務特區 市場行情 中醫智庫 醫藥保健 線上教學 入口網站 專家論壇
 
 
 您好  網站導覽 客戶服務 討論園地 企業福利網 文章搜尋
 

醫藥保健

本區公告






更多資料

 

選擇分類

 
 
 
 
 
 
 

快速搜尋

   
首頁 > 醫藥保健 > 中藥漫談 > 藥材介紹

消化藥─麥芽


資料來源:張景岳中醫藥研究中心   所屬地區:台灣


  大麥是禾本科草本植物。發芽的大麥 ,可供藥用。將大麥用清水淘淨,再用清水浸12小時,撩起入在籮內,用濕蒲包蓋緊,每天淋水數次,使其出芽至2分長時,曬乾,即是麥芽(小麥發芽的也可用)。

〔功用簡說〕麥芽有健胃、消化作用,消化的力量比榖芽強;又有回乳(俗稱回奶)的功效。適用於消化不良,食積不消、胃腹飽悶及乳汁鬱積引起的乳房脹痛症。但婦女在哺乳期內有宜服用,以免引起乳汁分泌減少。

〔化學成分〕含澱粉水解酶、蛋白分解酶、澱粉、蛋白質、麥芽糖、維生素B、C等,並含大麥黃甙(1utonarin)、 大麥胺(hordenine)、大麥芽堿(hordatine)A、B及其葡萄糖甙。

〔藥理作用〕麥芽煎劑對人體胃液分泌,對蛋白酶的分泌有促進作用。

〔性味歸經〕味甘,性平。有行氣消食,健脾開胃,退乳消脹的功能。歸脾、胃經。

〔一般用量〕9-15克,大劑量可用30-120克,煎服。

〔單方介紹〕麥芽回乳;婦人在嬰兒斷奶時,可每天用生麥、炒麥芽各30克(如在斷奶後有乳脹硬痛現象,則麥芽劑量必須加重,可用生麥芽、炒麥芽各60克),加水煎服。能回乳消脹。可連服2-3天,至乳消不脹為止。



上一則 | 下一則
 
 
請尊重智慧財產權‧亞太中醫藥網版權所有‧歡迎接洽轉載交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