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頁

醫藥信息

線上展覽

商務特區 市場行情 中醫智庫 醫藥保健 線上教學 入口網站 專家論壇
 
 
 您好  網站導覽 客戶服務 討論園地 企業福利網 文章搜尋
 

醫藥保健

本區公告






更多資料

 

選擇分類

 
 
 
 
 
 
 

快速搜尋

   
首頁 > 醫藥保健 > 中藥漫談 > 藥材介紹

清熱藥─蒲公英


資料來源:張景岳中醫藥研究中心   所屬地區:台灣


清熱藥─蒲公英
  蒲公英是菊科多生草本植物。全草含有乳白的汁液,折斷它的莖可見乳白色的汁液流出。葉自根部生出,葉片呈倒披針形,邊緣有大小不規則的鋸齒或淺裂。在春天葉叢間抽出花莖,莖的頂端開黃色花,有些像菊花。因為它的花是黃色、而獨腳像一隻釘,所以又叫黃花地丁。

〔功用簡說〕蒲公英有清熱、解毒功效,適用於熱癤、疔瘡、癰腫、乳癰、瘰等症。內服外敷,都有功效。

〔一般用量〕9-15克,大劑量可用30-60克,煎服。外用適量。

〔單方介紹〕
  治乳房紅腫脹痛:乳癰(急性乳腺炎),大多數患者是哺乳的婦女,而以初產婦在產後3-4個星期內發生的較多。這是由於乳汁淤房腫脹、疼痛、發紅、發湯,厲害的則脹痛加劇,並且有怕冷、發熱等全身症狀。應該在初起沒有化膿時即用蒲公英來治療(如果耽擱時日,已成膿腫,應請外科醫生治療)。

  治療可每天用蒲公英30克(如果乳房發紅、發湯、腫痛得很厲害,並且發寒熱,可用蒲公英60克),加水二碗半,煎取汁一淺碗,在飯前空腹服;每天煮服數次。連服2-3天。如能覓得鮮的蒲公英,可用鮮蒲公英60-90克,洗淨,加水煎汁服;

  另用鮮蒲公英一把,用冷開水洗淨,搗爛,敷乳房腫處,每天換藥2次,至腫消為止。

  據報導:
1蒲公英有廣譜抗菌作用,還有利膽、利尿及健胃、緩瀉等作用。近年臨床常用於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氣管炎、尿路感染、肝炎、膽道感染、骨髓炎及五官科炎症等。
2如果找不到鮮蒲公英,可用皮硝30克,放在紗布上面,再覆蓋於乳房上,外用紗布包劄,每天換藥2次,至腫消為止;或用蔥(新鮮的)120克,用冷開水洗淨,搗爛,沖入冷開水少許,取汁。用紗布吸取蔥汁,包數乳房,另用熱毛巾外敷紗布上,進行熱敷,經常更換。



上一則 | 下一則
 
 
請尊重智慧財產權‧亞太中醫藥網版權所有‧歡迎接洽轉載交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