咯血是血液從肺或氣管隨著咳嗽而咳出的,故又稱咳血。血色又鮮紅,常帶氣泡或痰液。咯血輕的,令痰中帶血;出血量大的,則咳出的全是鮮血。咯血的原因很多,以肺結核,支氣管擴張為多見。
咯血多因有熱,但熱有虛實之分。
(一)肺熱咯血
多咳嗽,痰中帶血,或咯血量較多,或咳吐黃痰、口乾鼻燥、煩渴,或便秘尿赤、發熱、舌紅、苔黃、脈數。治宜清肺泄火,涼血止血,方用桑查湯(去香豉)加減。亦可選下列方施治:
1.鮮茅根60克,鮮旱蓮草60克,鮮側柏葉30克,水煎服。
2.生大黃6克,黃連6克,黃苓9克,水煎沖服花蕊白芨散3克;如胸痛加桃仁克,冬瓜仁30克。
3.針法:隔天選用肺俞或膈俞:氣促加天突,痰多加豐隆。10天為一療程。
(二)陰虛肺熱
常有乾咳,咳血量不多或痰中帶血,伴有午後低熱,盜汗,兩顴發紅,咽喉乾燥、舌質紅,脈多細數,治宜養陰清熱,可用百合固金湯加減(生地、熟地、麥冬、貝母、白芍、元參、沙參、側鶴草、白芨、百合)。亦可酌情選用下列方藥:
1.生茅根120克,生蓮藕60克,生雪梨60克,生地30克,側柏葉30克,搗爛取汁,頓服。
2.如失血過多,有虛脫傾向的,可急煎吉林人參10-15克,頓服,後再服止血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