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頁

醫藥信息

線上展覽

商務特區 市場行情 中醫智庫 醫藥保健 線上教學 入口網站 專家論壇
 
 
 您好  網站導覽 客戶服務 討論園地 企業福利網 文章搜尋
 

醫藥保健

本區公告






更多資料

 

選擇分類

 
 
 
 
 
 
 

快速搜尋

   
首頁 > 醫藥保健 > 中藥漫談 > 驗方集錦

五子補腎益肝湯


資料來源:本站編輯部   所屬地區:中國大陸


        組成:枸杞子30克、生地15克、熟地15克、北五味10克、車前子15克、菊花15克、菟絲子20克、桑椹子20克、韭菜子20克、山萸肉10克、山藥15克、澤瀉10克、茯苓10克、丹皮10克、女貞子15克、補骨脂15克。
          
        用法:水煎服日二次,早晚空腹淡鹽水沖下或作成大蜜丸重九克,日二次早晚淡鹽水或滾湯沖下。
          
        功能:滋補肝腎,益精髓,養氣血,強陰壯陽。
          
        主治:陰陽俱虛、肝腎不足引起的腰膝酸軟疼痛,頭暈耳鳴,乏困無力,骨蒸潮熱,盜汗遺精,乙型肝病、病毒攜帶的保護治療等。
          
        方解:該方以枸杞子、地黃為主藥,滋陰填髓,生精養血;菟絲子補陽益陰固精,止瀉縮尿;韭菜子壯陽補腎益肝,暖腰膝;補骨脂溫補脾腎且三藥共輔佐主藥,生精血,壯陽,暖腰膝而治酸軟;車前子滲濕利水,菊花
        性涼清肝熱;桑椹子甘涼補水生津,治陰虛火動,失眠多夢;女貞子滋補肝腎,清熱明目。

          
        臨床應用:乙肝病毒攜帶者,雖是肝膽受損、氣血不調所引起,實乃有陰陽氣血虛損,臨床上往往虛實互見,
        故立法治則應補中有瀉、養陰柔肝、陰陽互抑為主,而兼以柔、疏、瀉肝膽之品。如症見兩脅隱痛不休、口乾、腰酸乏力等,加養血柔肝的白芍,疏肝行氣止痛的柴胡、烏藥、香附、川楝子。如症見脅肋悶痛、口苦、納呆、噁心嘔吐,加清熱燥濕的龍膽草、黃芩,疏肝行氣止痛的柴胡、枳實,消積行氣的檳榔,通暢瀉下的大黃、芒硝和清熱化痰止嘔的竹茹。如症見面目肌膚發黃、色淡無華、神疲乏力、四肢酸軟、舌淡苔薄白、脈細弱,加補血柔肝的白芍,補氣養血的黨參、阿膠,益氣利水通陽的黃耆、桂枝,溫中散寒助脾胃陽氣的乾薑。乙肝病毒帶原是乙型肝炎的主要類型。它主要是因為血液不清,肝臟在代謝過程中受各種有害物質的影響而造成的。有些可以傳染,而有些傳染性弱或不傳染,但都能長期存在。應以滋補扶正為主,兼疏通祛邪為輔,從正面下手,此病

        有望治癒。



        張景岳中醫藥研究中心提供
        亞太中醫藥資訊網編輯



上一則 | 下一則
 
 
請尊重智慧財產權‧亞太中醫藥網版權所有‧歡迎接洽轉載交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