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頁

醫藥信息

線上展覽

商務特區 市場行情 中醫智庫 醫藥保健 線上教學 入口網站 專家論壇
 
 
 您好  網站導覽 客戶服務 討論園地 企業福利網 文章搜尋
 

醫藥保健

本區公告






更多資料

 

選擇分類

 
 
 
 
 
 
 

快速搜尋

   
首頁 > 醫藥保健 > 認識中醫 > 臨床心得

腦梗塞的分型辨治


資料來源:張景岳中醫藥研究中心   所屬地區:中國大陸


腦梗塞的分型辨治
  腦梗塞是最常見的急性腦血管疾病,屬於缺血性腦血管病,是腦供血障礙引起局部腦組織缺血性壞死和軟化,絕大多數腦梗塞為白色梗塞,即缺血性梗塞。因其病因多樣,病機變化多端,致使臨床表現錯雜多變,常見表現為頭痛頭暈、突然偏癱、失語、意識障礙甚至昏迷,可伴有精神症狀、癲癇發作等。筆者根據十餘年的臨床經驗自擬"愈風湯",將腦梗塞分為以下三型治療,均收到較好療效。

  陰虛陽亢,風陽上擾型症見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舌強語蹇。伴頭痛頭暈,耳鳴目眩,腰酸腿軟。舌質紅或苔黃,脈弦細而數,或弦滑。治宜平肝潛陽,化痰通絡。
方用"愈風1號湯"。
藥用:天麻15克,鉤藤20克,白芍20克,生龍牡各20克(先煎),黃芩15克,梔子15克,大黃12克,地龍15克,玄參30克,石決明30克。  

  痰熱腑實,痰瘀阻腦型症見半身不遂,口歪語蹇,或突然昏仆,不省人事。兼見面紅目赤,口乾氣粗,身熱煩躁,便秘,小便黃赤。舌紅苔黃膩,脈弦滑而數。治宜化痰泄熱,宣竊通絡。
方用"愈風2號湯"。
藥用:陳皮15克,半夏15克,竹茹12克,大黃10克,瓜蔞15~30克,遠志15克,石菖蒲15克,天竺黃15~20克,膽南星10克,菊花30克(後下),鉤藤20克,黃芩12克。  

  氣虛血滯,脈絡瘀阻型症見半身不遂,偏枯不用,肢軟乏力,語聲低微,言語不利,面色萎黃或見肢體麻木,患肢浮腫,舌淡紫或有瘀斑,舌淡苔白,脈細澀或細弱。治宜益氣活血,行瘀通絡。
方用"愈風3號湯"。
藥用:黃耆30~60克,當歸15克,川芎15克,赤芍15克,桃仁12克,紅花10克,地龍12克,秦艽15克,丹參30克,黨參30克,桂枝10克。  

  腦梗塞屬中醫"中風"、"中經絡"範疇,中醫認為其發生主要因素在於平素氣血兩虛,心、肝、腎三臟陰陽失調,加之飲食不節,情志失調或房室勞累,外邪侵襲所致。筆者認為其病位在腦,病機為痰濁瘀血痹阻經絡,使氣血不能周流,清陽之氣不得舒展,所以治療在辨證的前提下,以化痰行瘀、活血通絡為其主旨。經臨床觀察腦梗塞患者只要及時正確治療,並儘早配合針灸、按摩、理療等康復療法,可減少患者肢體遺留殘疾。本病既應重視治療,更應注意預防,凡有動脈硬化、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病和高脂血症等腦梗塞危險因素,都應積極治療預防腦梗塞的發生。平時應節制肥膩酒食,忌辛辣,戒躁怒,節房事,適當鍛煉身體,堅持服藥調治,防止發生腦梗塞。
(胡松;李萍 / 健康報)


張景岳中醫藥研究中心 提供
亞太中醫藥資訊網 彙編



上一則 | 下一則
 
 
請尊重智慧財產權‧亞太中醫藥網版權所有‧歡迎接洽轉載交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