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藥保健
|

|
本區公告
|
|
|
|
|
首頁 > 醫藥保健 > 認識中醫 > 身體與疾病
街頭出現“紅眼病”

資料來源:張景岳中醫藥研究中心
所屬地區:中國大陸

“紅眼病”又叫“暴發火眼”,即急性流行性結膜炎。它是由肺炎雙球菌、葡萄球菌、鏈球菌和科-韋氏桿菌或病毒(腸道病毒、腺病毒)等病原引起的急性傳染性眼病。該病通常包括急性卡他性結膜炎(細菌感染)、流行性出血性結膜炎(病毒感染)、流行性角結膜炎(病毒感染)等。目前在各地流行的“紅眼病”以流行性出血性結膜炎為多見,它常在春夏季節暴發流行。在洪災之年,由於衛生條件差,乾淨水缺乏,也易造成暴發流行。
“紅眼病”的症狀
“紅眼病”多是雙眼先後發病,患病早期,病人感到雙眼發燙、燒灼、畏光、眼紅。緊接著出現眼皮紅、腫、痛,眼分泌物(眼屎)增多,怕光,流淚等症狀。早晨起床時,眼皮常被分泌物粘住,不易睜開。有的病人結膜上會出現小出血點或出血斑,有的病人的瞼結膜表面會形成一層灰白色假膜。重症患者可伴有頭痛、發熱、疲勞、耳前淋巴結腫大等全身症狀。“紅眼病”一般不影響視力。
“紅眼病”傳染的特點
●發病急一般在感染病原後1~2天就會發病。
●傳染性強由於患者在感染此病之後自身形成的免疫力較差,且免疫時間短,所以會重複感染。
●流行快絕大多數人對此病易感,常常是一人得病,在1~2周內造成全家、全村、全學校、全單位等廣泛傳播。
“紅眼病”的傳染方式
“紅眼病”的主要傳染方式是接觸傳染。如:接觸患者,接觸患者的生活用具(如洗臉用具),接觸患者摸過的東西(如門把、公共汽車扶手、各種工具等),接觸被病原污染的水(如池塘水、游泳池的水)。主要的傳染途徑為患眼→手或物或水→健眼。
“紅眼病”的治療
得了“紅眼病”後要積極治療,治療應及時、徹底、持續。一經發病應立即治療,且不得中斷,症狀完全消失後仍需繼續治療1周,以防復發。
治療方法包括以下幾方面:1、沖洗眼睛。由於結膜囊內分泌物聚集,每天需用生理鹽水沖洗眼睛2~3次,並用消毒棉花棒擦淨瞼緣,或用中草藥方劑洗眼或濕敷。2、點眼藥水。選擇有效的抗生素眼藥水,根據病情的輕重,可每小時或每10~15分鐘點藥一次。常用的抗生素眼藥水有0.3%氟呱酸眼藥水、0.1%利福平眼藥水、潤舒滴眼液等;常用的抗病毒眼藥水有0.1%無環鳥苷眼藥水、0.1%碘苷眼藥水、0.1%病毒唑眼藥水等。
“紅眼病”的預防
“紅眼病”是一種傳染性很強的眼病。因此,預防“紅眼病”也和預防其他傳染病一樣,必須抓住消滅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和提高身體抵抗力三個環節,在大災之年更應注意。具體措施如下:1、積極治療患者,並進行適當隔離。2、盡可能避免與病人及其使用過的物品接觸。3、流行期間,儘量不到公共場所去(如游泳池等)。4、幼稚園、學校、理髮店等處的公共用品要注意消毒。5、每個人都應注意千萬不要用髒手揉眼睛,要勤剪指甲、勤洗手。
(段宣初、崔娟蓮/健康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