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頁

醫藥信息

線上展覽

商務特區 市場行情 中醫智庫 醫藥保健 線上教學 入口網站 專家論壇
 
 
 您好  網站導覽 客戶服務 討論園地 企業福利網 文章搜尋
 

醫藥保健

本區公告






更多資料

 

選擇分類

 
 
 
 
 
 
 

快速搜尋

   
首頁 > 醫藥保健 > 認識中醫 > 臨床心得

老年人為什麼痰多?


資料來源:本站編輯部   所屬地區:中國大陸


          痰的產生,主要與肺、脾兩臟有關,古人早有:"脾為生痰之源,肺為貯痰之器"的說法。肺的功能為主管呼吸,調節宗氣(元氣)的出入和升降,如肺失肅降,可出現咳喘,臥不平等症。在風邪或寒邪侵肺時,使肺內的津液(津液是體內一切正常水份和體液)凝聚而成痰。脾的功能主管運化,即消化和運送營養物質至各臟器。如濕邪侵犯人體,或思慮過度、勞倦及飲食不節,都能傷脾而影響運化功能,水濕停聚而成痰。

        痰可分為寒痰、風痰、熱痰、濕痰及燥痰等。  

        寒痰:由寒邪侵犯肺,肺失去正常功能,使津液凝聚成痰,呈白色,病人怕冷,喜熱飲,舌苔薄白或膩。治療用小青龍湯加減:桂枝6g、制半夏10g、乾薑6g、細辛3g、杏仁10g、白芥子6g。有氣喘加炙麻黃6g。
          
        風痰:由風邪侵肺即傷風引起。開始痰白稀,以後可轉黃粘痰,病人怕風,舌苔初白後轉薄黃。治療用杏蘇飲加減:杏仁10g、蘇葉6g 、荊芥6g、前胡10g、桔梗10g、白前10g。痰色轉黃,加桑葉6g、連翹10g、銀花12g。由內風致痰迷心竅的偏癱,不屬此範圍。
          
        熱痰:由熱邪侵肺或先受風或寒邪而發高熱數天後,使津液受灼而轉化為黃色粘痰,病人怕熱,喜涼飲,舌紅,苔黃膩。治療用瀉白散加減:桑白皮10g、地骨皮10g、甘草5g、生石膏30g、黃芩10g、杏仁10g、膽星6g。
          
        濕痰:由濕邪侵入人體(如居潮濕環境),使肺、脾功能失調或飲食不節而運化失調引起,水濕凝聚成痰,為白色稀水樣,病人有身重、倦乏或便溏等症,舌苔薄白或白膩。治療用二陳湯加味:制半夏10g、橘紅10g、茯苓10g、炙甘草5g、杏仁10g、苡仁15g、蒼白朮各10g。

          
        燥痰:因氣候乾燥,燥邪侵肺,痰粘稠不易咳出或有咳血,病人自覺口、鼻、咽燥等症,舌苔薄黃。治療用清燥救肺湯加減:北沙參15g、天麥冬10g、生石膏30g、炙杷葉10g、杏仁10 g、生地15g、浙貝10g、玉竹15g。
          
        化痰的中成藥有:鮮竹瀝水,每日3或4次,每次10~15ml。複方竹瀝水(祛痰靈),每日3次,每次2支。還有三蛇膽陳皮末等,都可服。
          
          另外,再談談老年人常見幾種多痰疾病:
        (1)慢性支氣管炎:受涼後易犯咳喘痰多,時久不癒,可形成肺氣腫及肺心病。在合併細菌感染時,痰黃粘而發熱。
        (2)肺炎:大葉性肺炎時有鐵銹色痰,伴發冷發熱。
        (3)肺結核:伴發熱、盜汗,形成肺空洞時,痰量多,化驗可找到結核菌,可伴有血痰。
        (4)支氣管擴張:痰量很多,可分成稀、粘、特粘稠三層,也可伴咳血。
        (5)肺膿瘍:痰量特多而臭,伴發熱。

        (6)綠膿桿菌感染:痰呈綠或黃色,較粘,伴發熱。
        (7)肺癌:咳痰稀或稠,有時帶血,晚期痰也臭。吸煙者肺癌發病率高,所以,老年人宜忌煙。
          
          為了查清痰多的病因,應到醫院檢查,如X光胸部照片。可疑肺癌時,照斷層片或胸部C T檢查,驗痰找癌細胞,最好做氣管鏡檢查。應早確診,早手術或放療或化療。還應做痰培養檢查,培養出致病菌後,再做藥物對該菌的敏感試驗,以便有針對性地使用抗生素。現介紹三種化痰的常用西藥:
        (1)氯化銨,每日3次,每次飯後服0.3~0.6g。
        (2)必消痰,每日3次,每次8~16mg。
        (3)羧甲半胱氨酸,每日3次,每次0.6g(1片)。


        張景岳中醫藥研究中心提供
        亞太中醫藥資訊網編輯



上一則 | 下一則
 
 
請尊重智慧財產權‧亞太中醫藥網版權所有‧歡迎接洽轉載交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