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棱針療法又名放血療法,是以三棱針為主,或配合運用粗毫針、梅花針,剌破體表穴位或淺小靜脈,使流出少量血液而達到治病的目的。因此法具有疏通經絡,活血去瘀,清熱解毒,消腫止痛,醒腦開竅,泄熱救急等作用,故適用於治療某些急性熱病(如外感高熱、上吐下瀉、中暑、急性結膜炎等),腦血管出血,昏迷、休克的急救,風寒濕所致的疼痛、肢端麻木等,疔、瘡、癰腫、丹毒等皮膚病以及頭痛、癲癇、扭挫傷等病症。但平素容易出血的病人,婦女產育前後,嚴重外傷大出血以及體質虛弱,常伴有低熱或貧血的病人禁用。
放血療法,通常用「點剌」,即操作時,施術者右手持針,對準所要放血的部位,迅速或緩慢地刺入約0.5-1分深,隨即迅速或緩慢地退出,以出血為度。出針後不按閉針孔,讓靜脈血外流,並可輕輕按壓點刺部位的附近,幫助排出惡血,待血呈紅色後,用消毒棉花按住針孔,揉按止血。若須刺肘窩、膝膕等處的靜脈時,可先在該部上下推按,迫使血液積聚在一處,這樣可使原來隱而不現的靜脈顯露出來,以便進行剌血。
點剌常用的手法有:
緩剌:用粗毫針或三棱針緩慢的刺入治療部位的淺靜脈或皮下,深至0.5-1分,隨即緩緩退出。適用於肘、膕靜脈放血或頭部刺血。
速刺:用三梭針或亳針迅速剌進選好的穴位,深0.5-1分,擠出少量血液。適用於手足部穴位放血,如十宣、十二井穴等。
點刺法在治病中應用較多,如瘀血腰痛刺委中,久痹作痛刺阿是穴(痛處);咽喉腫痛剌少商;中暑、中風閉證剌十宣;眼紅赤刺太陽穴等,都用此法。
挑刺:是用三棱針挑破治療部位的細小靜脈,擠出少量血液,適用於胸背部(有時可加用拔火罐)及耳後靜脈等處,對某些急性或慢性病有一定療效。
密刺:是用毫針或梅花針剌局部,使出微量血液。
上述幾種刺法,每次放血量一般以數滴至十毫升為宜。刺血次數為每日或隔日一次,一般1-3次,放血量多者宜每週一次。
現將常見幾種病症的剌血療法舉例於下:
1、高熱:速剌大椎、十宣、少商放血;亦可緩剌委中、尺澤。
2、頭痛:毫針速刺百合、太陽穴。
3、中暑:速刺人中、十宣;亦可緩刺委中。
4、急性結膜炎:太陽、耳尖放血。
5、淋巴管炎:沿紅線寸寸挑刺,一般用三棱針剌。伴有全身症狀者加刺委中、尺澤。
6、皮膚病:如神經性皮炎、蕁麻疹等,可選耳背最明顯的一根靜脈,點刺放血。可兩耳交替。一次未癒的,可隔3-5天後再刺第二次。
張景岳工作室提供
亞太中醫藥資訊網彙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