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藥保健
|

|
本區公告
|
|
|
|
|
首頁 > 醫藥保健 > 生活百科 > 生活智慧
抗菌冰箱不是消毒櫃

資料來源:張景岳中醫藥研究中心
所屬地區:中國大陸

由於冰箱能製冷保鮮,免去人們天天採購的麻煩和避免浪費,因此,如今人們居家過日子,冰箱成了不可缺少的物件:水果蔬菜、雞鴨魚肉、生的熟的、新的剩的,幾乎全放進這“小貨倉”。天長日久,許多人以為食品放到冰箱裏就安全了,特別是家有抗菌冰箱者。其實不然,因為——
有的細菌喜歡冷
大多數細菌的最適生長溫度為37℃左右,在10℃以下的環境中,絕大多數細菌的生長速度會放慢。冰箱保存食物的常用冷藏溫度是4~8℃。但部分細菌,如致小腸結腸炎的耶爾森菌、李斯特氏菌等有嗜冷的特性,在冰箱冷藏的溫度下如魚得水,能迅速增長繁殖。
有些細菌,如沙門氏菌、大腸桿菌等雖不嗜冷,但生存能力極強,在一般的低溫條件下仍能增長繁殖。據調查,把新鮮的熟肉製品(細菌總數低於400個/克,黴菌總數低於10個/克)置於冰箱6天後,細菌總數可高達10萬個/克,黴菌則超過4000個/克,大大超過國家的食品衛生標準。如果人們食用了這些沒有經過徹底加熱的污染食物,就可能發生食物中毒或急性胃腸炎。
有的細菌能抗凍
在冰箱冷凍室內,溫度一般在零下18℃左右。在這種環境下,多數細菌會停止繁殖。由於細菌細胞內的游離水形成冰晶體,對細菌還會有機械性的損傷作用,因而可以抑制或殺死細菌。所以,食品冷凍比冷藏具有更好的保鮮作用。但是冷凍不能完全殺滅細菌。科學家曾做過這樣一個實驗:將痢疾桿菌冷藏到冰中,100天後化驗發現它仍然存活著;把每毫升含50萬個傷寒桿菌的冰激淩冷凍兩年四個月後,每毫升內仍有6000個有繁殖能力的傷寒桿菌。
抗菌冰箱不消毒
不少人誤以為使用了抗菌冰箱,食品就好比進了消毒櫃。其實,抗菌冰箱主要是在冰箱的部分部件材料裏添加了專用的抗菌劑,可以抑制冰箱內壁、門把手等表面的細菌繁殖。但這並不等於說抗菌冰箱能抑制食品內部細菌的生長繁殖。
冰箱的錯誤用法
1、生熟混放,食物交叉污染。
2、食物存放過多,致使食物外部溫度低而內部溫度高。
3、不及時除霜,阻礙冷氣流通,致使冰箱內溫度上升。
4、對從冰箱取出的飯菜加熱不徹底,由於溫度升高,反而使其在短時間內大量增殖。
冰箱的正確用法
1、定期清冼冰箱。至少應每月清洗一次。清冼時可用布或棉紗蘸肥皂水或3%的漂白粉澄清液擦拭冰箱內壁。切勿使用去污粉或酸性洗滌劑,以防腐蝕冰箱。
2、貯存食物時間不宜過長。生肉的冷藏時間一般為1~2天,瓜果蔬菜為3~5天。需較長時間保存的食物應放在冷凍室內。在冷凍食物時,應將溫度控制器旋鈕調至最高檔,使之速凍,以保留食物原有的鮮味。
3、存放食物要生熟分開,還應用保鮮袋包好。這樣既可防止食物交叉污染,又能防止食物的水分蒸發而出現乾縮現象。
4、新鮮的水果蔬菜在放入冰箱前要先洗淨擦乾,否則不要放入冰箱。
5、在烹調冰凍的肉類和禽類之前應徹底化凍,再充分均勻加熱煮透方可食用。已化凍的肉禽及魚類不宜再次保存。從冰箱內取出來放置2小時以上的熟肉和禽類醃製品,要徹底加熱後再吃。
6、在冰箱內放置除臭器或自備小杯茶葉,吸附冰箱內的異味。
(冉陸、吳蜀豫/健康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