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頁

醫藥信息

線上展覽

商務特區 市場行情 中醫智庫 醫藥保健 線上教學 入口網站 專家論壇
 
 
 您好  網站導覽 客戶服務 討論園地 企業福利網 文章搜尋
 

醫藥保健

本區公告






更多資料

 

選擇分類

 
 
 
 
 
 
 

快速搜尋

   
首頁 > 醫藥保健 > 醫藥答問 > 中醫刮痧療法

貧血如何刮痧治療?


資料來源:張景岳中醫藥研究中心   所屬地區:台灣


  貧血是一種症狀,是指在單位體積血液中,紅細胞數、血紅蛋白含量及紅細胞比例低於正常值。其中以血紅蛋白低於正常值最重要。

  引起貧血的主要病因:
(1)急、慢性失血:如外傷出血,婦女產後出血及消化道潰瘍所引起的消化道出血等。
(2)紅細胞生成不足:因造血物質缺乏,如缺鐵、維生素B12、葉酸、銅、鈷、維生素E及蛋白質等所致;或因骨髓造血功能障礙所致,如原、繼發再生障礙性貧血、巨幼紅細胞性貧血等。
(3)紅細胞破壞過多:紅細胞內在缺陷,如遺傳性球形紅細胞增多症、紅細胞酶缺乏、地中海貧血、異常血紅蛋白及陣發性睡眠性血紅蛋白尿等;紅細胞外在因素:如免疫、物理、化學、生物因素使紅細胞破壞。
(4)紅細胞生成減少和紅細胞破壞增多並存。如慢性系統性疾病等。

  中國醫學將本病歸屬於“血虛”、“萎黃”等範疇,並認為本病與心、肝、脾、腎四臟有關,其中與脾、腎二臟關係密切。腎為先天之本,若先天稟賦不足,腎精虧損,則骨髓不充,精血不能復生;脾胃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若脾胃虛弱,久病不癒,思慮傷脾或飲食傷脾,使生化氣血的功能減退,就會導致本病。

  貧血的刮痧治療方法:
(1)刮督脈:由百會穴處沿後正中線向下,經風府、大椎、身柱、至陽等穴,刮至命門穴處(見圖2示);刮任脈:由膻中穴處沿前正中線,經巨闕、上脘、中脘、下脘、氣海等穴,刮至關元穴處(見圖1示)。 
(2)刮足太陽膀胱經:由天柱穴處沿脊柱兩側向下,經大杼、膏盲、肺俞、心俞、膈俞、肝俞、脾俞、胃俞、腎俞、志室、氣海俞等穴,刮至關元俞穴處(見圖2示)。
(3)刮足少陽膽經:由風池穴處沿頸側刮至肩井穴處(見圖2示);刮手陽明大腸經之原穴合谷處(見圖3示)。
(4)刮足陽明胃經:由足三裡穴處沿小腿外側向下,經上巨墟等穴,刮至下巨墟穴處;刮足少陰腎經:由三陰交穴處沿小腿內側向下,經太溪穴刮至足心部涌泉穴處(見圖3示)。
(5)刮足太陰脾經:由血海穴處沿下肢內側,經陰陵泉、地機等穴刮至三陰交穴處(見圖3示)。

  注意事項:
(1)刮痧治療貧血的同時,還應根據貧血的病因對症治療。
(2)貧血病人在生活上應注意飲食調攝,加強營養,以增加造血所需的營養成份。



上一則 | 下一則
 
 
請尊重智慧財產權‧亞太中醫藥網版權所有‧歡迎接洽轉載交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