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頁

醫藥信息

線上展覽

商務特區 市場行情 中醫智庫 醫藥保健 線上教學 入口網站 專家論壇
 
 
 您好  網站導覽 客戶服務 討論園地 企業福利網 文章搜尋
 

醫藥保健

本區公告






更多資料

 

選擇分類

 
 
 
 
 
 
 

快速搜尋

   
首頁 > 醫藥保健 > 針灸按摩 > 經絡穴道

腰背部常用穴─腎俞(膀胱經)


資料來源:張景岳工作室   所屬地區:台灣


          是養生保健主穴之一。腎為先天之本,為人身精氣出入之源泉,主宰一身之元氣。本穴具有補腎氣、強腰膝、健腦明目、強壯身體的功效。按摩或針灸均有良好的效果,常用於遺尿、遺精、陽萎、月經不調、耳鳴、耳聾、腰膝酸軟等腎虛之證。

        [位置]
          俯臥,在第二腰椎棘突下,督脈旁開1.5寸處。

          簡便取穴法:醫生一手中指按到患者臍中,另一手在背中線(脊柱正中)膜到與臍中相對處,此為名門穴,由名門穴旁開1.5寸取穴。此法對於肥胖者由於其腹壁下垂,取穴不準,故不能使用。


        [防治作用]
        1.生殖泌尿系統疾病:遺精、陽萎、遺尿、小便頻數、月經不調、帶下、不孕症,小便不利、急慢性腎炎、淋病等。
        《達摩秘功》將此穴列為"回春法"之一,兩手握拳,用大拇指背上下搓兩腎俞,反復搓81次。可強腎健腰,通調帶脈,防治泌尿生殖系統諸病、婦科病及腰酸乏力等症。
        《甲乙經》:"骨寒熱、溲難、腎俞主之。"
        《千金方》:"丈夫夢失精及男子小便濁難,灸腎俞百壯。"又:"治胞轉小便不得方,灸腎俞百壯。"
        《玉龍歌》:"腎敗腰虛小便頻,夜間起止苦勞神,名門若得金針助,腎俞艾灸起
        《資生經》:"有土人年少,覓灸夢遺,為點腎俞酸痛。令其灸而癒。"
        《醫宗金鑒》:"下元諸虛,精冷無子。"
        《針灸大成》:"遺精白濁:腎俞、關元、三陰交。"

          據報導,針腎俞、京門可抑制腎臟的泌尿機能。

          另據報導:腎炎病人,針腎俞可使腎臟機能明顯提高,酚紅排出量明顯增多。患者尿中紅、白細胞和蛋白減少,甚至消失,血壓下降,浮腫減輕。這種針刺效果一般可維持2-3小時至數天。堅持治療可收到一定效果。


        2.年老體弱、腎元虛憊諸症:腰痛膝軟、耳鳴、耳聾、目昏、脫髮、毛髮乾枯、失眠、多夢、四肢不溫、水腫、消渴、腎虛喘咳少氣。
        《扁鵲心書》:"腎俞二穴,凡一切大病,於此灸二三百壯。蓋腎為一身之根蒂,先天之真源,本牢則不死。"
        《千金方》:"治腎寒方、灸腎俞百壯。"又:"消渴小便數,灸腎俞二處三十壯。"又:"主咳喘少氣百病。"
        《勝玉歌》:"腎敗腰疼小便頻,督脈兩旁腎俞除。"
        《類經圖翼》:"此穴主臟之熱,與五臟俞同。一傳治色欲過度,虛腫,耳痛耳鳴。"
        《玉龍歌》:"腎弱腰疼不可當,施為行止甚非常,若如腎俞二穴處,艾火多加體自康。
        《針灸大成》:"腎虛腰痛:腎俞、委中、太谿、白環俞;……耳內虛鳴:腎俞、三里、合谷……。"

          有人觀察:隔藥餅灸腎俞、命門及壓痛點,對腰部軟組織損傷具有較好的療效。


          中風後遺症,針刺腎俞,給予中等刺激,可增強體力,有利於半身不遂,特別是下肢無力的康復。


        [操作]
        1.灸法:直接灸3~7壯;或溫和灸5~15分鐘。
        2.刺法:略向脊柱方向斜刺0.5寸~1.2寸,治療腰痛時以有局部酸脹感即可。治療下肢無力、水腫等,可使針感向臀部及下肢入散。不可直刺過深,以免傷及腎臟。
        3.按摩:點按二指禪推法、擦法、揉法。自我保健按摩可以兩手搓擦腎俞百遍,每日堅持,可此腰膝、增體力、防止耳聾目花等老年虛衰諸症。



        張景岳工作室提供
        亞太中醫藥資訊網彙整



上一則 | 下一則
 
 
請尊重智慧財產權‧亞太中醫藥網版權所有‧歡迎接洽轉載交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