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頁

醫藥信息

線上展覽

商務特區 市場行情 中醫智庫 醫藥保健 線上教學 入口網站 專家論壇
 
 
 您好  網站導覽 客戶服務 討論園地 企業福利網 文章搜尋
 

醫藥保健

本區公告






更多資料

 

選擇分類

 
 
 
 
 
 
 

快速搜尋

   
首頁 > 醫藥保健 > 針灸按摩 > 經絡穴道

治腦血管疾病要穴─尺 澤


資料來源:張景岳中醫藥研究中心   所屬地區:台灣


治腦血管疾病要穴─尺 澤
〔取穴法〕仰掌微屈肘,在肘橫紋上,肱二頭肌腱的橈側緣取穴。

〔操作方法〕按時取穴毫針針刺法(子午流注納子法)。每日淩晨3-5時,患者睡醒前,取尺澤穴,常規消毒後,用快速進針法,刺1-1.5寸深,行強刺激手法,留針10-20分鐘,留針期間行針1-2次。每日1次,10次為一療程。

〔適應症〕腦血栓形成。中風後遺症,半身不遂。

〔釋義〕尺澤系手太陰肺經之合穴,位於屈肘時的肘橫紋處,古人以腕後至肘為一尺,前臂稱為"尺部"。澤指沼澤、低凹處,本穴為合穴,"所入為合",在五行中屬水,喻經氣如水流匯合於沼澤之處,故名尺澤。《經穴解》云:"穴名尺澤者,布肘而知尺,從腕上至此而長有尺也。肺經此穴,所入為合水,水之所聚為澤,故曰尺澤也。"

  尺澤穴屬手太陰肺經,所入為合(水)穴,亦稱該經子穴,故有宣降肺氣、潤肺止咳的功效。臨床上常用於治療因外邪襲肺,或痰濁阻肺、燥熱傷肺及肝火犯肺等所致的咳嗽、胸痛、哮喘、咯血等病症。近人還常用於治療牙痛、咽喉炎、扁桃體炎等疾患,是取其清泄肺火的作用。

  本穴還為治療肘和肘臂筋脈的常用有效穴。歷代文獻中,《甲乙經》、《千金方》、《玉龍歌》、《肘後歌》等都載尺澤穴主手臂拘攣筋急、肘臂疼痛、手臂不得上舉等症,說明尺澤穴具有疏風散邪、舒筋活絡治療局部病症的功效。

  腦血栓形成所致的一例肢體活動不利,相當於中醫學的中風後遺症,半身不遂。本病多為本虛標實,病本氣血兩虛、筋脈失養,病標瘀阻經絡、經氣不暢。取刺尺澤穴治療中風後遺症,半身不遂之因有二。一是因為手三陰經之經筋都結於肘窩部,故尺澤穴有舒筋活絡、疏風散邪之功效,可治療中風癱瘓病出現的肢體屈伸不利、筋脈拘急。又筋為肝所主,肝屬木肺屬金,筋的屈曲需肝血濡養。《素問‧五臟生成》篇載:"肝之合,筋也,其榮爪也,其主肺也"。說明肺(金)為肝(木)之主,若木被金克,即肝為肺傷,使筋急爪枯,取刺尺澤穴能恢復營養筋脈的作用。二是運用子午流注針法,子午流注針法是一種按時取穴的治療方法,近年來隨著"生物鐘"學說的廣泛研究,更加證實了時間生物學與中醫"天人相應"理論相符合,進而子午流注針法也受到國內外醫學界的重視。因肺朝百脈,是全身氣血會集之處,所以選定尺澤穴。手太陰肺經從胸起循臂下行至少商穴,循行時間為寅時(即淩晨3-5時),寅時取刺尺澤穴,正當氣血循行旺盛之時,故有調節全身氣血、疏通經絡的作用。

〔按語〕
1.據報導,按時針刺尺澤穴治療腦血栓形成30例,顯效25例,好轉3例,無效2例。
2.鄭魁山氏《針灸集錦》中提出尺澤穴取穴三法,其治療作用有別,介紹如下,可供參考。
(1)屈肘拱手,在大腸經曲池內一寸橫紋端取穴。常配伍肩、列缺、三間治療上肢癱瘓和肘臂痛。
(2)屈肘仰掌,在肘窩橫紋中央,大筋(肱二頭肌腱)外側凹陷中取穴。常配膻中、定喘治療胸滿、哮喘。
(3)伸臂使肘窩靜脈暴露,用於三棱針放血。常配少商、合谷治療咽喉腫痛,配委中治療急性腹痛、吐瀉等。



上一則 | 下一則
 
 
請尊重智慧財產權‧亞太中醫藥網版權所有‧歡迎接洽轉載交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