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頁

醫藥信息

線上展覽

商務特區 市場行情 中醫智庫 醫藥保健 線上教學 入口網站 專家論壇
 
 
 您好  網站導覽 客戶服務 討論園地 企業福利網 文章搜尋
 

醫藥保健

本區公告






更多資料

 

選擇分類

 
 
 
 
 
 
 

快速搜尋

   
首頁 > 醫藥保健 > 中藥漫談 > 種植養殖

板蘭根的種植


資料來源:亞太中藥材信息網   所屬地區:中國大陸


  羊年之初,廣東省發生“非典型性肺炎”,板藍根一時走俏,成為“明星”。為何板蘭根有這麽大的魅力,讓我們全面瞭解它。

藥用價值
  板蘭又名菘藍,根和葉都是用量大的中藥材。根藍名板藍根,又習板藍;葉藥名大青葉,功用與根基本相同,可浸提青黛。板藍古稱藍,是中國著名“國藥”,藥用和種植有3000多年歷史,《神農本草藥》列上品。根含靛甙,板藍根結晶素,多種氨基酸、黃酮等。葉含色氨酸、靛紅烷,葡萄糖芸苔素及靛藍等。味苦性寒,清勢解毒。具有良好的抗菌、抗病毒作用。主治流行性感冒、咽喉痛、肝炎、白血病等病,為世界各國研究應用的熱門藥。

經濟價值
  板藍在抗戰時期陝甘寧太地山等邊區種植多,為邊區軍民的重要清熱解毒藥和抗菌消炎藥及服裝染料。藍葉浸提的青黛還是邊區的重要貿易出口商品。近年來深受日、朝、韓等各國的青睞,為世界醫藥主流市場的植物抗菌素類藥物。板藍根二年生,春季處翌年秋末收,生長期僅16個月,畝產300~400公斤。是投資少,生長周期短,見效快,經濟價值高的好專案。中國西部土壤氣候適宜,可建立穩定的商品生產基地。

生長環境
  板藍抗旱力強,對土壤要求不嚴格,土壤微酸性至鹼性均可,最適宜西部黃土高原和山區土層深厚的地方種植,能夠達到優質高產。

種植技術
  選擇良種 收挖時選擇直長大、健壯的植株作種苗,移栽作種子田,行距30cm,株距20cm。移栽前施足底肥,翌年出苗後鬆土鋤草,施一次複合追肥。抽苔開花時追施肥一次磷鉀肥,天旱時澆一次水,保證果實飽滿,母大子肥。購買種子時要選粒大、飽滿、不癟、不黴的,並作發芽實驗。將種子用30℃溫水浸4~5小時,播於花盆中,蓋一層濕沙,一週即可出芽,測定出優良者作種。

  選地整種 選土層較厚的一退耕坡地,深耕一次,按水平等高線作畦,呈魚鱗形,種植時密度適當加大,夏秋葉全部複蓋地面,暴雨時不會形成地表涇流,保持水土,防止流失。並且可與豆類輪作倒茬,可提高板藍的產量。

  播種方法 春播於清明前後一周進行,將種子用30℃溫水浸4~5小時,稍晾失去表面浮水、不粘手為度。條播點播均可。每畝用種量1~1.5 公斤。行距25~30cm,播幅5cm。種子不要播的太密,以免間苗費工。點播較好,按行距25cm、株距15cm每窩播2~3 粒種子結合播種施混合有土肥的複合顆粒肥料,稍微鎮壓,使種子和土壤與肥料三者緊密結合。一畝用氮、磷、鉀複合肥約15公斤。施播種肥可提早形成壯苗,奠定增產基礎。

田間管理
  苗期管理 播後一般7~10天就可以出苗齊全,長出3~4片真葉後若未降雨,乾旱時可澆一次淡尿水,苗即可生長良好。幼苗長高到10cm時定時補苗,條播的10cm一株定苗,點播的若有缺苗的就近移栽1~2苗,保持稀疏均勻。每畝保持15000~20000苗為宜。

  中期管理 苗高10cm 時結合定苗拔去雜草,施一次水肥,因坡地無法灌溉,多施兩次水肥,多鋤一次草。平川可收割二次。山地割取一次,於6月中旬生長旺盛時割。割後立即追肥,促進葉和根的生長。使葉迅速蓋滿地面,以防止7、8月瀑雨季節產生水土流失。

病蟲害的防治
  主要病蟲害為霜黴病和白粉病,可採用綜合防治,選擇無病原菌的種子、輪作倒茬,苗長到5~6片葉時用400倍的波爾多液噴一次預防。發現病情後用1:500~600倍代森鋅、或甲基托布聿水溶液,每5天噴一次,連續3次,即可殺滅。

採收加工
  板藍的收挖 秋季霜降前後為最佳時期,掏出的根成排擺放。同時選苗健壯、無病害的植株移栽作為年收種之用。下午苗稍微晾乾,去掉枯葉和黃葉,從蘆頭處切或剪取葉。根按大小分為兩等,洗去泥土,曬或烘乾。



上一則 | 下一則
 
 
請尊重智慧財產權‧亞太中醫藥網版權所有‧歡迎接洽轉載交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