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頁

醫藥信息

線上展覽

商務特區 市場行情 中醫智庫 醫藥保健 線上教學 入口網站 專家論壇
 
 
 您好  網站導覽 客戶服務 討論園地 企業福利網 文章搜尋
 

醫藥保健

本區公告






更多資料

 

選擇分類

 
 
 
 
 
 
 

快速搜尋

   
首頁 > 醫藥保健 > 認識中醫 > 臨床心得

九味羌活湯運用體會


資料來源:張景岳中醫藥研究中心   所屬地區:中國大陸


  九味羌活湯由羌活、防風、蒼朮、細辛、川芎、白芷、生地、黃芩、甘草組成。功能發汗祛濕、清解裡熱,主治外感風寒濕邪所致之發熱體痛、無汗口渴等。筆者據其意加減用於諸多病症,療效頗佳。

一、蕁麻疹
  急性者原方加連翹、荊芥,慢性者加茯苓、桔梗。曾治邢某,女,36歲,反覆發作蕁麻疹近2年,每因勞累、飲食不當或工作緊張時發作,色紅癢甚,大便秘結,舌淡苔白,脈弦數。屬外感寒濕,熱積於內,投九味羌活湯加大黃。3劑後症狀減輕,繼服5劑,諸症消除。

二、頑固性咳嗽
  內因腎陽不足,脾虛不化,寒痰阻肺,外為風寒所束,肺氣不宣。日久則寒熱錯雜,濕痰阻肺。以原方加麻黃、白芥子、半夏治之。曾治楊某,女,59歲,反覆咳嗽伴喘息年餘,懶言少動,痰多清稀如泡狀,面白唇青舌淡。證屬肺脾腎虛、寒痰阻肺,以上方服之,5劑後咳喘漸平,夜可平臥,加鹿角膠10g,繼服12劑痊癒,服金匱腎氣丸善後。追訪1年,未見發作。

三、帶狀皰疹
  好發於頭面、腰脅及大腿內側等處,多因肝膽濕熱或寒濕久滯而成。常用九味羌活湯加龍膽草、梔子、木通為方治之。在頭面者加白蒺藜、桔梗;在腰脅者加川楝子、元胡、香附;在下肢者加懷牛膝、土茯苓。曾治黃某,女,49歲,右面部皰疹2天,耳前鼻旁大片成簇樣水皰,疼痛難忍,有燒灼感,心煩口苦,納差便溏,舌淡苔白脈弦。與九味羌活湯清裏達外,加梔子、龍膽草、土茯苓,連服5劑,水皰乾結。繼服7劑,諸症消除。

四、急性腎盂腎炎
  急性者多因熱毒壅盛、濕熱內滯,由外邪引發。用九味羌活湯加蒲公英、地丁、石葦、紫背天葵等。一女,24歲,寒戰高熱、尿頻尿急、腰痛2天,便秘尿赤,口苦而乾,無汗惡寒,舌質淡苔薄黃,脈弦數。經查血象與尿常規,診為急性腎盂腎炎,屬中醫濕邪內滯,鬱而化熱,治宜解毒利濕、祛邪通淋,用九味羌活湯加地丁、蒲公英、石葦、丹參、木通等,4劑取效,繼服5劑,諸症消除,血及尿常規恢復正常。隨訪1年未發。

五、美尼埃病
  屬中醫“眩暈”範疇,多責之於肝、脾、腎三經,但臨床上痰濕阻肺所致者亦較常見,可用九味羌活湯加減治療。曾治邱某,男,59歲,素有眩暈史,每遇勞累或外感易發。4天前因感冒咳嗽而誘發,視物旋轉,閉目畏光,喜獨處安靜,胸悶嘔噁,耳鳴有堵塞,舌淡苔薄膩,脈弦滑。證屬痰濕阻肺,治宜祛邪化痰,方用九味羌活湯去生地,加半夏、茯苓、桑白皮、葶藶子,3劑後症狀減輕,繼服9劑而癒。後以參苓白朮散調理月餘,隨訪1年未復發。

六、痛風
  其病機有濕熱內蘊、寒凝、痰瘀閉阻等,多為本虛標實。偏熱者,關節紅腫熱痛,多為急性期,九味羌活湯加忍冬藤、虎杖、丹參、地丁、絲瓜絡;若局部漫腫,皮色白微溫,多為慢性期,九味羌活湯加麻黃、白芥子、薏苡仁、黃耆、萆薢。曾治薑某,男,27歲,患痛風2年,兩天前外出遇寒冷刺激,即發右足趾關節腫痛,行走不便,局部漫腫,皮色發白,微涼,觸之痛劇,舌質暗淡苔薄白微膩,脈沈細。西醫診斷為痛風,中醫診為痹證,屬寒濕內阻,治宜溫化寒濕,方用九味羌活湯去生地,加麻黃、白芥子、黃耆、制川草烏、薏苡仁。每日1劑煎服,5劑後,病情緩解,關節痛減,局部腫消,皮膚微紅,原方稍減劑量,繼服7劑,病情得到控制。隨後用小金片合腎氣丸調整月餘,追訪9個月未復發。

(吳沛田/中國中醫藥報)



上一則 | 下一則
 
 
請尊重智慧財產權‧亞太中醫藥網版權所有‧歡迎接洽轉載交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