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麻,是根據手術部位、手術病種等,按循經取穴、辨證取穴和局部取穴等方法,選取適當的穴位。手術前一般按麻醉常規給予輔助用藥,進針後需要15~30分鐘的撚轉誘導,得到了麻醉的效果後即可開始手術,手術中間還需手法撚針,刺激強度以能達到鎮痛效果,而又能為病人所耐受為適宜。手術完畢,即可將針取去;這就是針麻的一般操作過程。
那麼,針麻有哪些優點呢?
臨床實踐證明,針麻有很多優點。首先,它不需要麻醉藥,因而就沒有某些麻醉藥物的副作用,尤其適用於不宜進行藥物麻醉的病人;第二,病人在清醒狀態和生理功能保持正常的情況下達到痛覺遲鈍或減輕,能主動配合手術;第三,手術後恢復也較快。概括說,針麻安全、簡便、經濟、有效。因此,特別適用於山區、農村和戰爭環境。
目前,針麻在我國已有選擇地用於各種手術從剛出生的嬰兒到80歲的老人,從頭顱到胸腹,身體各個部位的病症,在針麻下開刀,都有獲得成功。但其效果以頸部的手術較好,並且也因個體差異而不同。現在,世界上也有許多國家正在研究針刺麻醉。
張景岳中醫藥研究中心提供
亞太中醫藥資訊網編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