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穴法〕從內外踩中點作一垂線與足底中線相交處取穴。
〔操作方法〕毫針針刺法。取失眠穴,常規消毒後,用5分毫針刺入穴內,針刺時手法宜輕捷,進針時邊撚邊刺邊觀察患者的表情,以決定針刺深度,一般刺入1—2分,達真皮即可。每次留針1 —2分鐘,每日針刺1次,6次為一療程。
〔適應症〕神經衰弱,失眠症。
〔釋義〕失眠穴是近人諸玄仁氏在1959年公開提出的,1964年又經胡松昌氏等進一步實踐證實其療效,認為對治療神經衰弱,特別是改善失眠症狀最為顯著,故稱之為失眠穴。
失眠症多因情志內傷,思慮太過、房勞、驚恐、飲食不節等,使陽不入陰,陰不含陽,神不守舍所致。失眠穴位於足底部屬陰,與三陰經關係密切,通過穴位刺激,使氣血通調,陽氣入於陰,使陰陽平衡,乃“上病下治”之法。從現代醫學觀點則認為,失眠是由於大腦機能平衡失調引起的功能性疾患。取刺本穴治療失眠症,可能是由於足底根部豐富的神經纖維引起興奮時,對內抑制過程有加強作用,故能調節大腦的機能平衡,起到了鎮靜安眠的作用。
〔按語〕據報導,針刺足底失眠穴治療失眠症77例,顯效60例,有效15例,無效2例。有效率達97.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