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養殖方式
1.室內水池養殖。目前國內養殖褐牙鮃、大菱鮃和東方魨等陸上養殖系統均可以養殖此魚。
2.池塘養殖。由於大西洋牙鮃魚的抗逆性強,對環境的適應性強於褐牙鮃,因此可以充分利用養殖大菱鮃的排放水,在室外池塘進行回水利用養殖大西洋牙鮃魚;也可以利用海參養殖池與其混養。
3.網箱養殖。由於牙鮃是底棲性魚類,需要有安定的棲息環境,因此底面要進行特別處理和製作。可以使用目前牙鮃海上分格式網箱或沈下式著底網箱養殖。在中國北方大西洋牙鮃魚一般不能自然越冬,自然水溫低於2.1℃存活率很低。
七、養殖管理
1.水質。可以參考中國褐牙鮃和大菱鮃。據研究,大西洋牙鮃的耗氧明顯低於褐牙鮃和大菱鮃,而且10釐米以上個體對渾濁環境的耐受力較強,因此在大西洋牙鮮工廠化養殖過程中,其換流水量不必象褐牙鮃和大菱鮃那樣大,只要保證養殖水體溶氧>3.0毫克/升即可;要根據養殖條件和養殖密度等綜合考慮日水交換量。
2.投餵。前期主要投餵微囊配合飼料,6~8次/天;後期投餵顆粒配合飼料,2~3次/天,每次投餵時間較長達0.5小時,以保證其攝食及無殘餌,也可投餵新鮮雜魚蝦等。投餵時間應該在上午8:00~9:00爲主,傍晚6:00~8:00為輔;大西洋牙鮃的攝食較褐牙鮃猛,對落底食物仍然攝食。如在其攝食不久,遇到搬動、驚擾或大幅度水溫變化,會引起“嘔吐”式的吐食反應,故其攝食後6小時內應注意不能倒池、捕捉或進行生物學測定等。
3.選別。周期性進行大小篩選、分級,特別是全長10釐米以前的魚苗具有相互殘食習性,個體差異能導致殘食加重。規格相同的魚能夠精確餵養,生長更好,成活率高,餌料轉化率高。
4.病害防治。大西洋牙鮃魚池內養殖發生潰瘍和磨損,下巴潰瘍常見,需要注意。在水泥池和玻璃鋼水槽中,除非非常規處理,下側潰瘍很少見。其他病害以參考借鑒其他鮃鰈魚病的防治方法。(完)
來源:山東科技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