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霉病幾乎可見於各種養殖魚類和其他水產養殖動物,從魚卵、魚苗到成魚均可發生,不僅可以導致病魚死亡,而且也失去商品價值。
【病原】病原是多種水霉(Saprolegnia)和綿霉(Achlya)。
【症狀】霉菌從魚體傷口侵入時,肉眼看不出異狀,當肉眼能看到時,菌絲已深入肌肉,蔓延擴展,向外生長成綿毛狀菌絲,似灰白色綿毛,故稱白毛病;有的水霉外生部分平堆,色灰,猶如舊棉絮覆蓋在上,病魚體表黏液增多,焦躁或遲鈍,食欲減退,最後瘦弱死亡。
【發病規律】本病一年四季都可發生,以早春、晚冬最易發生。水霉菌等多是腐生性的,因此,魚體受傷是發病的誘因,扦捕、運輸、體表寄生蟲侵襲和越冬時凍傷等均可導致發病,病情的嚴重程度,視人為操作的技術決定,通常情況下,都是散在性發病。
【防治方法】扦捕、運輸後,用2%~5%的食鹽溶液浸洗魚5~10分鐘,可預防此病發生。治療可選用下列方法:1、食鹽(每立方米水體400克)+小蘇打(碳酸氫鈉)(每立方米水體400克)合劑,浸泡病魚24小時,也可用此濃度全池遍灑。2、孔雀石綠每立方米水體0.2克全池遍灑,白仔鰻不能用此法。3、亞甲基藍每立方米水體2~3克,全池遍灑。4、新潔爾滅每立方米水體5克,全池遍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