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周珮瑜
農漁產業發展,向來是澎湖縣政府施政目標中最重視的一環,然 而因為全球自然環境變遷、漁撈技術之提升以及過度漁業活動等不利因素影響,對漁業資源產生衝擊,導致漁業產業發展受限。澎湖縣政府近年來積極推動各項漁業相關計畫,如推廣全國唯一經智慧財產局審查通過之水產品證明標章「澎湖優鮮」,為水產品品質把關,確保為澎湖在地生產、品質安全驗證、保證新鮮,讓消費者知所辨識,為食的安心、安全,並積極輔導各農漁村社區進行轉型休閒農業活動的推廣等,都是希望能以兼顧海洋生態與休閒農業發展為目標,成功推展生態旅遊,讓傳統產業能發展為休閒產業,走出自己的前景與特色。
澎湖縣王縣長乾發與行政院農業委員會黃主任袐書明耀及與會來賓共同啟動 2009 澎湖菊島海鮮節,樂活體驗 Let's Go !
澎湖縣政府農漁局近年來在農委會的協助下致力於輔導農漁村自辦屬於當地農漁村再地生活體驗活動,希望讓農漁村能凝聚社區向心力與產生能量, 讓這些原本逐漸跟不上大環境變化的傳統產業能自我提升,成為澎湖休閒農業旅遊發展的第一線尖兵,輔導迄今已有不錯成果,澎湖縣長王乾發特別於7月23日舉辦之2009澎湖菊島海鮮節活動宣傳記者會上以「創意抱墩」的揭幕儀式宣示 2009 澎湖菊島海鮮節即將起跑,邀請大家走入澎湖漁村,感受讓所有澎湖人驕傲的漁村文化!
澎湖縣王乾發縣長與 7-ELEVEN ibon 李映融經理聯手推廣 2009 澎湖菊島海鮮節
2009 澎湖菊島海鮮節於 8 月 1 日至 9 月 30 日舉辦,規劃以漁村深度旅遊為活動主軸,由山水社區發展協會、菜園社區發展協會、澎湖區漁會與中華民國保存澎湖縣西嶼鄉二崁村聚落協進會率先推出四大體驗行程,邀請所有旅客到澎湖體驗漁村的萬種風情今年首度與 7-ELEVEN ibon 結盟,全台 4700 多個 7-ELEVEN 超商門市都能購買到 2009 澎湖菊島海鮮節活動體驗券。
山水社區發展協會 漁村遊 GO
以澎湖最常見植物銀合歡製作的手工明信片。
山水社區位於澎湖縣馬公市的南端,社區內的山水沙灘近年來因自然美景而成為遊客指名的旅遊勝地,山水社區是一個典型由漁民組成的漁村群聚,發展出狗母魚丸、手工麵線兩大特色產業,因為山水社區早期主要的漁業活動為「牽罟」,牽罟最常見的漁獲是狗母魚,節儉的居民為了能將漁獲保存,便將狗母魚作成魚丸等加工製品儲存或販售,形成一股產業風氣;山水社區內的陳家麵線,在溫暖的陽光與帶有豐富水氣的西南向海風吹拂之下,讓來到山水社區的旅客都不忘買包陳家麵線來嚐嚐。
山水社區發展協會於 2009 澎湖菊島海鮮節活動期間推出「漁村遊 GO 」體驗行程,除了介紹山水社區風情、讓遊客動手製作鮮脆爽口的狗母魚丸、認識手工麵線製程外,還加入了敲魚干的漁業文化體驗、探訪漁村信仰中心 — 上帝廟,並能品嚐在地風味餐點,同時也將由專業老師教授如何利用澎湖最常見植物「銀合歡」為素材,打造出一張張風格獨具的手工明信片,讓所有遊客體驗漁村深度之旅!
菜園社區發展協會 菜園蚵幸福
矗立於菜園社區公園內,以蚵殼與玄武岩製作而成的金雞裝置藝術。
菜園社區在澎湖縣政府農漁局長年積極輔導下,最為出名的休閒漁業產業便是由海上箱網養殖平台,轉型為提供遊客與魚群近距離接觸體驗的菜園海上牧場,遊客於菜園社區購買遊程,穿上救生衣,乘著漁筏,吹著海風,約 15 分鐘的航程之後,就可以抵達澎湖縣最著名、宛若海上歡樂島的休閒漁業活動場地。打著「現烤牡蠣吃尚青、花枝海鱺搏感情」的豪邁口號,遊客在這裡可以親手灑下魚餌,餵食箱網內成千上萬的箱網魚大軍;也可以垂下沒有釣鉤的釣竿,使出渾身解數,體驗和海鱺拔河;更可以釣起肥碩透明的花枝,不小心可是會被花枝噴出的水柱弄得滿身濕!而菜園社區除了休閒漁業發達,更是澎湖最老字號的牡蠣養殖區,業者也特別準備了好幾籮筐的現撈帶殼牡蠣,邀請大家來當青蚵嫂,親手挖出新鮮蚵肉作為桌上的風味料理,所有來到這裡的遊客不只玩得不亦樂乎,更能夠大快朵頤!
菜園社區發展協會於 2009 澎湖菊島海鮮節活動期間推出了「菜園蚵幸福」的半日、全日體驗行程,各種行程皆能體驗菜園社區不同的玩法,除了要讓大家體驗海洋牧場的歡樂與牡蠣的鮮甜滑溜,還加入了海上筏釣、風味餐品嚐、徒手捉活魚、珍蚵典藏貼畫 DIY 、青蚵嫂挖牡蠣體驗、東安宮廟宇導覽、文化陣頭參訪與星光之夜 BBQ 等超棒的活動!要讓大家笑聲連連、滿載而歸、親身體驗浩瀚海洋帶來的濃濃的幸福感!
澎湖區漁會 抱墩捉魚去 ~ 魚你同在
澎湖縣白沙鄉,除了聞名全國的跨海大橋、百年榕樹、吉貝與澎澎灘興盛的海上活動、以海底隧道美景令遊客驚嘆的澎湖水族館之外,最常聽見在地人推薦的旅遊活動,就是歧頭村的「抱墩」。
傳統的漁業活動-抱墩
歧頭村位於白沙鄉東邊,因地形歧出而得名,每日兩次的漲退潮形成壯觀的潮間帶景觀,而「抱墩」便是歧頭因應潮汐發展出的傳統漁業產業活動。利用魚類棲息礁石的特性,以石塊在潮間帶上築出一座座的石墩,漲潮時魚類紛紛躲藏於石墩中棲息,退潮時漁民將網具圍住石墩再將石塊一一搬開,捕撈石墩中藏匿的魚類,這是澎湖傳承數百年、維繫無數漁民生計的傳統捕魚方法,近年來也逐漸發展為觀光休閒產業,由在地的墩主帶領遊客進行抱墩的體驗。
除了傳統「抱墩」的體驗之外,歧頭村廣大的潮間帶也蘊養出豐富、多樣化的海洋生物。你可以欣賞美麗的珊瑚、花俏鮮豔的螺類;跟橫行霸道的螃蟹、躡手躡腳的小蝦賽跑;也可以觀察海膽、海星、海參以及各式魚類,但要記得只能欣賞可別破壞了他們棲息的生態環境呢!
澎湖區漁會於 2009 澎湖菊島海鮮節活動期間於岐頭村推出「抱墩抓魚樂 ~ 魚你同在」的體驗行程,除了由專業解說員帶領的潮間帶巡禮、傳統漁業抱墩體驗、歧頭風味料理品嚐之外,還加入了將抱墩捉到的魚製作成魚拓伴手禮等活動,希望讓所有遊客體驗到最不一樣、最有樂趣的澎湖海洋饗宴。
澎湖縣西嶼鄉二崁村聚落協進會 拾童心、集印記
二崁聚落一排排的傳香
西嶼,是一個狹長型的海島,澎湖人文旅遊最為著名的二崁古厝聚落,便是座落在西嶼二崁這個親切樸實的農漁小村。二崁村內共有 51 間古厝,間間都是古意盎然,在中華民國保存澎湖縣西嶼鄉二崁村聚落協進會與所有居民齊心推動保存之下,雖然歷經時代變化,但二崁聚落 400 多年的歷史軌跡並未隨時間消逝,走入二崁聚落就彷彿走入了不同時空,所有先民文化歷久彌新的顯現在我們眼前。在這裡,忙碌好像是不存在的,用自己的步調,在古厝群間漫步,連呼吸都變得輕鬆起來;在這裡,大量製造也是不存在的,每一塊說明牌、每一張明信片與每一份紀念品,都是一筆一劃、一刀一脈的手工製作,就連路邊的小賣店也裝飾得格外古樸有趣。
中華民國保存澎湖縣西嶼鄉二崁村聚落協進會在澎湖縣政府農漁局的輔導下,配合 2009 澎湖菊島海鮮節期間特別推出了「拾童心、集印記」深度旅遊行程,充分利用二崁特有的旅遊質性,邀請旅客以淺顯易懂的古文讀冊活動與富含澎湖先民智趣的褒歌傳唱、童玩教學來重拾小時候美好的記憶,而自己動手做二崁傳香的大目船彩繪的活動以及橈珠螺、剝土豆、參觀海蟑螂館、古蹟陳家古厝、展覽鄉土藝術的素人館、要上廁所還要先念首褒歌的公廁-香公所、風味餐點品嚐與擁有 27 國貴賓彩繪紀念的萬國畫石牆等各種二崁聚落才有的鄉土體驗,更是值得推薦、不容錯過的最佳行程。最重要的是,這裡的古厝間間都有自己的故事,如果有時間,推薦您到二崁傳香店內找到正在細心捏塑大目船的村民,坐下來,聽聽理事長說說古厝的故事,在裊裊餘香中回到二崁聚落興盛的那時,來一趟心靈之旅。
由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及澎湖縣政府指導、澎湖縣政府農漁局主辦的 2009 澎湖菊島海鮮節,是澎湖的一大盛事,舉辦活動的用意除了協助傳統農漁產業轉型、讓遊客藉由體驗活動了解傳統漁村的特有文化之外,更是希望能喚醒旅客對於自然生態的保育與傳統價值的維護,讓所有來到澎湖的旅客一起享受澎湖,愛護澎湖、保護澎湖,更進而讓澎湖地區的休閒農業向上發展、往國際提升,讓澎湖成為一個名符其實的「快樂島嶼」。
2009 澎湖菊島海鮮節系列活動時間: 2009 年 8 月 1 日至 9 月 30 日
2009 澎湖菊島海鮮節官網 http://temp.penghu.gov.tw/2009fish/index
體驗行程
特色活動
連絡方式
抱墩抓魚樂 ~ 『魚你同在』
魚拓 DIY 、抱墩抓魚樂、潮間帶巡禮等
澎湖區漁會
(06)9262131-28
漁村遊 GO
製作手工魚丸、拉麵線、浮潛、海釣等
山水社區發展協會
( 06 ) 9950460
拾童心、集印記
彩繪大目船、農漁村生活、童玩體驗等
中華民國保存澎湖縣西嶼鄉二崁村聚落協進會
( 06 ) 9982776
菜園蚵幸福
釣花枝、烤牡蠣、餵海鱺、特色 DIY 、菜園菜等
菜園社區發展協會
( 06 ) 9219024
0972029500
※欲購買行程,除可逕洽各社區或漁會訂購外,亦可向全台 7-11 便利商店 ibon 休閒專區選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