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頁

漁業信息

線上展覽

產品資料庫 市場行情 漁業智庫 漁業名錄 入口網站 討論園地 加入會員
 
 
 您好  客戶服務 關於本站 漁業聯網 專屬網頁 文章搜尋
 

漁業智庫

本區公告






更多資料

 

選擇分類

 
 
 
 
 
 
 
 
 
 
 
 
 
 
 
 
 
 
 
 

快速搜尋

   
首頁 > 漁業智庫 > 魚病防治 > 海水魚蝦疾病防治

微孢子蟲病


資料來源:本站編輯部  所屬地區:台灣


示健康蝦(上)與
病蝦(下)對比。
【病狀】隨不同種類的病原感染,症狀有差異。墨吉對蝦、中國對蝦肌肉上寄生的微粒子蟲,便肌肉變白渾濁,不透明,失去彈性,故有人稱之為乳白蝦或棉花蝦;墨吉對蝦卵巢感染八孢蟲後,背甲往往呈橘紅色。微孢子蟲病是一種慢性型疾病,通常病蝦逐漸衰弱‧最後死亡。

【病原】在中國發現有3種:中國對蝦、墨吉對蝦上的微粒子蟲(Ameson),墨吉對蝦上的八孢蟲(Agmasoma),長毛對蝦上的匹裡蟲(Pleistophora)。孢子略呈卵圓形或梨形,孢子長2~10微米、寬1.5~4.2微米,內部構造需在電鏡下才能看清,此病的傳播途徑還不十分清楚。

【臨診】根據症狀和病變可以作出初步診斷。舊病毒性疾病、弧菌病和肌肉壞死病等,也可使對蝦肌肉變白。因此,必須取變白的組織做成塗片或水浸片,在高倍顯微鏡下能觀察到孢子或孢子母細胞,就可確診。

【流行情況】微孢子蟲病在中國廣東和廣西是一種較為常見的和危害較大的疾病。本病雖是一種慢性病,但在整個養殖周期感染率可達90%,積累死亡率可達到50%以上。青島養殖的對蝦,體長1.5~3.0釐米的幼蝦曾出現過急性感染,使數百畝幼蝦在兩周內大量死亡。

【預防】(1)嚴格挑選親蝦,發現帶病者廢棄不用。(2)做好蝦池清淤消毒,對有發病史的蝦池更要嚴格消毒。(3)發現病蝦、死蝦及時撈出並銷毀,防止被健康蝦吞食。

【治療】目前尚無有效方法,可試用磺胺二甲嘧啶,按每千克蝦體,每天用藥0.8~1克,製成藥餌,連續投餵15~20天,停3天,再繼續第二個療程。

示匹里蟲孢子母細胞。
示八孢蟲孢子母細胞。



 
 
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台灣漁產品行銷網版權所有‧轉載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