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科學考察船對貝加爾湖進行綜合考察的中國科學家近日證實,他們意外捕獲到一條貝加爾湖特有的魚—胎生貝湖魚。
這是一條長度僅為8釐米、寬度不足1釐米的小魚,它通體半透明。這條魚是中國科學家在提取水下400米處的懸浮物時,意外從容器中發現的。據估計,這條小魚的年齡已經超過兩歲。
據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魚類專家張春光介紹,胎生魚的特殊之處在於母魚在繁殖期排出體外的不是魚卵,而是可以自由活動捕食的幼魚。在全世界的魚類品種中,這類魚比較少見。在貝加爾湖已知的62種魚類中,胎生貝湖魚是主要的特有品種。
俄羅斯科學院湖泊研究所副博士久芭說,胎生貝湖魚生活在水面以下50-1500米的深處,廣泛分佈在貝加爾湖除湖岸附近以外的各個水域,是環斑海豹、秋白鮭等動物的主要食物。“儘管如此,中國科學家在乘船考察的第一天就捕獲胎生貝湖魚仍是很幸運的”,這位女專家說,“這種魚的總量雖然龐大,但是由於它們只生活在較深的水區,並且分散活動,因此不使用特殊工具難以捕獲。”
胎生貝湖魚的科研意義不容忽視。據介紹,胎生貝湖魚是當地許多水生動物的食物來源,這種魚總量的變化對於整個貝加爾湖的生態平衡影響重大。此外,它們體內含有豐富的脂溶性維生素A,其潛在的藥用價值還有待科學家的進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