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頁

漁業信息

線上展覽

產品資料庫 市場行情 漁業智庫 漁業名錄 入口網站 討論園地 加入會員
 
 
 您好  客戶服務 關於本站 漁業聯網 專屬網頁 文章搜尋
 

漁業信息

本區公告






更多資料

 

選擇分類

 
 
 
 

快速搜尋

   
首頁 > 漁業信息 > 台灣漁業新聞

上一則 | 下一則
【發現新台灣】軍管解禁 東沙生態驚艷國際


資料來源:TVBS 新聞  所屬地區:台灣


  研習學員吳韻笙:「現在的東沙是20年前的台灣,那希望20年後,東沙還是這麼美,不要變成現在的台灣,好沉重哦!」

  20名大學生為了解生態來到東沙島,東沙以前是軍管地區,現在歸高雄市管,隸屬於旗津區,但這距離台灣本島的旗津,可是有400公里遠,坐船需要17個小時,是南海中最大一個珊瑚島嶼,島上沒有土壤,完全是由珊瑚與貝殼碎屑經過千萬年堆積而來,生態豐富,行政院已經在去年核准東沙海洋國家公園提案,等立法院經費通過,今年底就可正式成立。

  高雄市政府海洋局局長柯宗廷:「那這也是台灣第一個海洋的國家公園,因為我們過去的國家公園,都是以陸地居多,那比較有關係的就只有墾丁,可是那也是一小部份,那這邊是比較完全的是一個海洋型的國家公園,所以是台灣第一個。」

  為了保護這片海洋,高雄市政府海洋局辦生態研習營,這也是島上的第一次。

  研習學員吳韻笙:「你看牠的這邊寶藍色的,非常漂亮,好像景泰藍,你看牠連動都不敢動,嚇到了,好了,最後10秒,要讓他回去了。」

  學生忙著發現潟湖有哪些生物,而陪著學生來的教授們也正在做調查,不需要太奔波,只要靠近水邊就可以看到台灣罕見的生物。

  高雄市政府海洋局局長柯宗廷:「縮短了,拿來這裡,喔!你看這麼長,有另外1隻,2隻啊,不是剛剛那1隻,剛剛那1隻比較長。」

  中山大學海洋環境及工程學系教授李忠潘 :「你要拿看看克服心理障礙,沒毒啦!摸摸看啦!不會啦!牠就黏黏的,刺刺的。」

  中山大學海洋生物研究所教授宋克義:「你看牠那個觸手,海參的一種…,錨?,下錨的錨,錨?,前面像那個錨,有可能。」

  看著錨參消失在水草裡,馬上又發現新東西,這次拿來考考學生。

  研習學員:「什麼東西?啊!水母嗎?水母,它還活著,它有在動的,它是水母ㄟ,會不會太久,會死掉啊!不會!宋老師說不會,滑溜溜的,你以為在拍廣告,很像植物?優啊!喔!現在變水母了,哇!好可愛喔!它在裝海星!」

  高雄市野鳥學會也到島上觀察紀錄,這回是第七次,雖然每次只有2.3天,也已經發現了74種鳥類。

  小白鷺、大白鷺悠閒的在洗澡,學生很好奇圍過來看。

  高雄市野鳥學會會長歐瑞耀:「這隻的脖子也像扭到,每隻都扭到,鷺都是這樣嗎?鷺科…不一定啦!小白鷺就沒有扭到,感覺有,大白扭的比較嚴重,這小扭,這大扭,這也是大扭,扭到了,這有很多理由,為什麼牠會這樣,就是牠要吃東西的時候,躲來躲去躲的時候,脖子會縮進來,然後用很快的速度伸出去獵食,所以脖子要長,長的目的是這樣。」

  另外一種鳥也是長…腳長..高蹺,看牠的樣子就知道名字的由來,像踩高蹺一樣,又名紅腳鳥,喜歡在乾淨的淺灘追逐魚蝦貝類,不時展翅低飛巡弋,像是對外宣示自己的地盤。

  高雄市野鳥學會會長歐瑞耀:「東沙島屬於高雄市政府旗津區管轄,那我是高雄市的一份子,我有義務對島的自然資源,做某種程度的調查,提供給我們政府做更好的研究或教育之用。」


  不過東沙最美最豐富的是藏在海底,珊瑚礁有300多種,熱帶魚600多種,還有500種以上的貝類,以及100種的海藻,學生一個個都潛到水裡,首次潛水學生上氣不接下氣,浮出水面喘口氣,但又怕看得比別人少趕緊又潛下去,這是東沙海域第一次有這麼多人一同浮潛,安全不敢輕忽,海洋局的人站在水中望著前方,一遍又一遍數人頭,局長教授站在岸邊緊盯著學生,深怕有個閃失。

  同樣擔憂的還有這片海域的未來,因為人為捕撈破壞和聖嬰現象,珊瑚礁幾乎白化死亡,學生此行最大期待是美麗的珊瑚礁,但事實上看到的都是沒了生命,沒了顏色的珊瑚,這是海洋局辦生態營最主要目的,讓學生實地了解大自然反撲的威力,以及人類貪婪的可怕。

  高雄市政府海洋局局長柯宗廷:「人類生存歷史才多久幾千年,可是這個有幾百萬年,這個本來就存在在這邊,可能是我們去破壞它的,那本來它就我們就有義務,今天既然是我們在管理這個地方,你就有這個義務去把它維持下去,讓以後或者是說它本來就應該這樣,你就不須要,你就不應該去做一些破壞的工作。」

  成立海洋國家公園,就是要保護東沙這片海域,但專家學者擔心日後的參觀人潮可能會破壞生態,讓這裡變成另一個台灣,尤其東沙非常小,環島長約8公里,扣掉潟湖,陸地面積只剩1.1平方公里,相當於4個中正紀念堂還多一些而已。

  高雄市政府海洋局局長柯宗廷:「這地方不太適合說那種很大量遊客來,我是認為說比較是走生態旅遊這方面那做一個總量的管制。」

  東沙海洋國家公園籌備快速,有賴於一群專家學者不斷的研究調查,十多年來每次登島都住在漁民服務站,早期沒有冷氣很熱,蚊子又多很克難。

  海生館博士陳正平:「那時候還在軍管期,所以生活上面比較辛苦一點,然後就是固定在這個範圍活動,那時候大部份還是在保密防諜,所以各個地方也不能跑,所以東沙島長什麼樣子,我們還是不知道,我們只知道魚服站而已。」

  國內學者調查研究10多年之後,海洋局在去年邀國外學者探勘珊瑚礁,隨後宣布東沙禁漁,島上唯一有門牌的魚服站也改名為國際海洋研究站,希望藉助國際力量保護東沙海域。

  高雄市政府海洋局局長柯宗廷:「事實上我們一直有一個目標,就想把這邊能夠劃做聯合國的世界文化遺產,因為它這個珊瑚的一個群環礁是幾百萬年才形成的,在世界上,也算是很少有這麼大一個環礁,那我們認為說除了台灣自己以外,事實上它也是屬於整個地球上全人類的一個資產,那應該是要把它好好的保存。」

  中山大學海洋生物研究所教授宋克義:「看到很多很大很大的珊瑚,然後大的大概都是活的,都很健康應該算相當好,這裡算是東沙最有特色的海域,你們大概從船上就可以看到。」


(新聞來源:TVBS 新聞 http://www.tvbs.com.tw/index/



 
 
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台灣漁產品行銷網版權所有‧轉載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