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為世界主要漁產品生產國家之一,面對日趨嚴格的國際漁產品衛生安全管理措施,如何繼續落實漁產品品質衛生之管理,保護消費者健康權益,維護我國漁產品品質衛生形象,兼顧產業永續經營,是漁產品產業永續發展刻正面臨之課題。因此漁業署於本(94)年10月7日假遠洋漁業開發中心舉辦「臺灣漁業政策總體檢系列研討會」之第八場會議,即以「確保漁產品品質衛生之探討」為議題,檢討現行漁產品品質衛生現況及管理措施,期營造良好之漁產品品質衛生經營環境。
本次研討會達到的共識包括:
一、如何確保漁產品品質衛生安全之重要措施?
影響漁產品質的因素千絲萬縷,從魚苗、生產、加工至運銷等過程都可能產生用藥、污染等衛生安全問題,漁產品衛生安全亟需跨部會合作統整方能有效落實。漁業署在權責範圍內除將積極推動產銷履歷制度與產品認證制度外,也應加強查核勾稽、輔導宣導漁民改變作業觀念、重新檢討養殖場區位之適宜性與外在環境,以及建立漁產品品牌等措施以落實責任漁業制度,期能多管齊下,全面改善我國漁產品品質衛生安全。
二、如何修訂漁產品之品質衛生安全管理規範?
我國漁產品之品質衛生安全標準甚高,部分甚至超過歐、日現行規範,首先應檢討現行規範之必要性以落實衛生安全管理外,也應研議良好生產作業準則俾供業者遵循。另外,業者自主管理責任之導入,跨部會合作機制之加強,也都應研議納入管理規範之修訂。
三、如何加強業者與消費者正確漁產品品質衛生安全觀念之宣導?
宣傳重點應在建立消費者和業者正確的漁產品衛生安全觀念,為增加業者的配合,需先凝聚業者共識並提供正確資訊。在消費端則有賴產品品質訊息充分掌握與透明化,例如以標章等方式推動優良產品。政府方面則應建立健全標示與認證制度,同時加強網路等新興媒體的運用。
承辦人:漁業署漁政組加工及運銷科科長 蘇堯銘
電話:02-33436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