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05/03/07 民生報】【記者吳再欽/報導】
釣大魚之前要先利用魚皮假餌釣巴攏,常多尾一起被釣起,趣味性頗高。
記者吳再欽/攝影
釣大魚的活餌中,巴攏最受歡迎,由於船釣釣巴攏常只是取用假餌的過程而不是主要對象魚,其趣味性往往被忽略。除此外,在日本普遍食用的巴攏(竹莢魚),在台灣常被視為下雜魚,其實巴攏的釣遊和品嚐也饒富趣味性。
巴攏的正名是「真鰺」,全省各河口、沿海均可釣獲,族群龐大,漁船網撈可大量捕獲,價錢便宜,農業時代是居民普遍食用的海水魚。過去由於冰凍保鮮行銷不發達,小販載著到各村落叫賣,魚體已經不新鮮,所以民間有「爛巴攏」之稱,也因此貶低了巴攏的食用地位,到現在除日本料理店外,民間也不常吃,捕獲的巴攏以加工成為飼料為主,與日本人愛吃竹莢魚相較之下有天壤之別。
巴攏之外,用來當活餌的還有青鱗仔、四破、豆仔魚、虱目魚,釣友還是喜歡用巴攏,以體長20公分最佳。包括紅魽、石斑、竹梭、海鱺、鮸魚等幾乎所有可釣的大魚都可以使用巴攏當活餌。在釣大魚之前,釣友透過漁探機找到巴攏魚群後,以魚皮假餌釣,放養在活艙備用,由於魚群非常大,起魚後,有8鉤的魚皮假餌中4、5是常見的事,甚至全中滿堂紅,趣味性極高。可惜的是,很少釣友能靜下心享受釣巴攏的樂趣。 |